活动参与对象:初中一年级至二年级
主题标签:
[摘要]调查了解花腰彝刺绣的资料,在辅导老师及家长的带领下到狐狸洞村考察,进行实际操作,了解整个刺绣的制作过程,感受民族文化的韵味。
魅力花腰彝刺绣
石屏县龙武中学
一、活动方案的名称
魅力花腰彝刺绣
二、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
通过调查收集资料了解花腰彝刺绣的相关知识。(例如历史溯源、工艺传承等)。
通过访问民间艺人、家长和去狐狸洞村、峨爽等村寨实地考察,了解花腰彝刺绣的种类,图案的形状、含义,刺绣的过程和绣制的工具等。
通过动手绣制,真正品味出其中的乐趣,感受花腰彝文化韵味。
三、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、人数和需求分析
参与人员:石屏县龙武中学七、八级的学生30人及辅导老师1人,学生家长20人。
需求分析:本次活动需要外出参观,需要学校提供出行的批文、交通工具等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学校提供制作所需的布料、绣花丝线、拉链等小配饰。
四、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
(一)活动内容
调查了解花腰彝刺绣的资料,在辅导老师及家长的带领下到狐狸洞村考察,进行实际操作,了解整个刺绣的制作过程,感受民族文化的韵味。
(二)难点、重点
重点:了解花腰彝刺绣的相关知识,感受民族文化的韵味。
难点: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绣制。
(三)活动过程和步骤
2013年4月底~2013年5月中旬:组织学生上网收集资料,了解花腰彝刺绣的历史溯源、工艺传承、刺绣的种类、图案特点、颜色寓意等相关内容。通过收集图片,让学生对花腰彝的刺绣作品有初步感知。
2013年5月下旬:在辅导老师及家长的带领下到狐狸洞村、峨爽村进行实地考察,了解花腰彝族人是如何制作绣品的,还可以用哪些工具完成。
2013年6月:完成调查表。
2013年9月~12月:动手绣制绣品,感受整个绣制的过程,真正品味其中的乐趣。
2013年12月:进行成果展示。
(四)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
绣制绣品具有一定的难度,学生可先将要绣制的图案剪纸粘贴在绣布上再进行绣制,同时要注意用针的安全,需有老师或家长在旁指导。
(五)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
对花腰彝刺绣的资料收集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调查表中。在本次活动结束时进行绣品展示。
(六)对这个活动的评价标准
活动态度方面:态度是否积极认真;和同学之间相处是否融洽;是否勇于克服困难。
知识技能方面:查阅资料的技能;实地观察记录能力;调查研究能力;整理材料能力;交往与表达能力;分析总结能力。
家长参与情况。
成果展示活动。
(七)活动对参与者的教育作用
现在的学生业余生活贫乏,大部分迷恋于电脑游戏,对少数民族文化知之甚少。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走出书本、走出家门,走进生活。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,还能让他们了解花腰彝刺绣文化的韵味,感受少数民族之美,同时激发他们探究民族文化的兴趣。
五、申请者实施活动负责人的有利条件
(一)曾经开展过哪些类似的活动
罗娅芳老师是花腰彝族人,对本民族刺绣从小耳濡目染。现已有自己的刺绣作品数件(衣服、钱包、背裳等)。经常向同事朋友讲授花腰彝刺绣相关知识及技能。
(二)个人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
罗娅芳老师从教18年,本人对撒尼刺绣很感兴趣,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。
(三)可以得到的各种资源
学校为开展本次活动邀请了李朝旺(石屏县党史县志办干部、花腰彝族人、花腰彝民俗专家)、余向康(石屏县龙武镇文化站长、花腰彝族人)、罗娅芳(石屏县龙武中学教师、花腰彝族人、擅长刺绣)等多位专家到校进行指导,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。
附表:关于花腰彝刺绣文化调查表
关于花腰刺绣文化调查表 班级: 调查员: |
历史溯源 |
|
工艺传承 |
|
刺绣布料 |
|
图案纹样与寓意 |
|
颜色搭配 |
|
颜色寓意 |
|
绣品用途 |
|
刺绣技法 |
|
制作过程 |
|